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"大罷免"落幕 藍白綠走向將會如何?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台灣兩輪“大罷免”落幕,在野國民黨被提出罷免的31名立委全數保住席位。


這場被視為可能逆轉立法院“朝小野大”局勢的政治運動失敗後,總統賴清德宣布將改組內閣等“四項調整”,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向執政黨提出了“五大訴求”。

明年台灣將舉行縣市首長選舉、2028年是總統大選年。究竟這次“大罷免”失敗後政局發展將會如何、朝野對立的“政治僵局”能否打破?BBC中文請來多位專家分析。


值得關注的還有,台中市長盧秀燕在選後被點名呼吁接任國民黨黨主席,或將決定藍營未來走向。這次藍白兩黨合作的成功,也可能使雙方在明年縣市首長選舉有更多整合機會。

“朝小野大”政治僵局待解

這場史無前例的“大罷免”行動,由公民團體發起、執政民進黨支持,試圖翻轉2024年選舉後“朝小野大”的立法院格局,第一輪罷免在7月26日進行投票,當時24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均未能通過;周六(8月23日)的第二輪罷免,7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也遭否決。

與第二輪罷免同步舉行的“核三”重啟公投,因為同意票未達四分之一門檻而未通過。但同意票數為434萬,多於此次不同意的151萬票,也超過了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的380萬票。

“大罷免”結束後,台灣立法院維持原本席次分配:國民黨52席、民進黨51席、民眾黨8席、無黨籍2席,這一年來“朝小野大”、行政立法權對立的“政治僵局”,也將持續對執政民進黨推動政務形成考驗。


台灣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劉嘉薇教授向BBC中文表示,罷免結果呈現“最新民意”,“執政黨須承認是立法院少數,跟在野陣營溝通妥協,釋出權力,才能運作政治解決僵局。”



台灣兩輪罷免選舉落幕,31席國民黨立委皆未成功罷免。


她說,過去一年立法院互不相讓的政治僵局“已造成台灣憲政體制無法順利運作”,賴清德政府兩次提出的大法官人選在立法院都無法過關,司法院長從缺,憲法法庭也形同停擺。

劉嘉薇認為,在未來,賴政府應主動尋找解套方式,包含提名大法官人選前與在野陣營溝通,“了解其合適人選標准”;制訂預算案時加強協商。具體手段方面,他可透過總統的“院際調解權”,召集各院院長會面協商解決爭端;也可以民進黨黨主席身份,邀請兩黨黨主席會商。

中正大學政治系蔡榮祥教授向BBC中文表示,學界對於解決台灣目前政治僵局,有討論籌組聯合內閣和共治政府的聲音,但可能性不高,未來應會維持少數政府,執政黨進行部分內閣改組,“但有可能考慮任用非民進黨籍、能爭取中間選民支持的人士入閣。”

蔡榮祥認為,國民黨在選後未必會持續在立法院與執政黨強硬對抗,第一輪“大罷免”後就有部分國民黨人士采取較溫和路線,例如八月台美關稅談判時,台中市長盧秀燕就曾提出要做“政府後盾”,“有些法案還是不會照民進黨版本通過,但較沒爭議的民生法案,可能可以看到合作。”

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4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1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9 秒